今年2018年是知青大規模上山下鄉50周年,一批又批已花甲古稀的各地老知青,頂著盛夏酷暑返回黑土地、黃土地、大草原,探親第二故鄉,盛況空前。感慨之余,貼上2010年本人的舊作,以作和聲。
2010年5月17日《今晚報》今晚副刊
《為什么懷戀北大荒》
我曾常常問自己:為什么如此深情地懷戀北大荒?
實在講,下鄉北大荒,只是我人生長程中一段很短的旅途。
論時間,三年又四個月。比之返城以后不論進工廠、上大學,還是當教師、做官員的任一時段,都要短。
論空間,那三年四個月里,有95%都囿圈在一個方圓只有幾百平方米的小小連隊(村莊)。除了黑土,就是藍天;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三年中,去團部(總場)的次數都數得過來,去一趟只有十字街頭的寶清縣城,竟會興奮好幾天。 ![]() 論交往,那時男女界限是蠻清的,盡管來自一個城市,一個學校,在三年多時間里,與連隊里的女生們很少打交道,有的甚至沒有超過三句話。更不要說與連營領導有什么溝通、走動了。
論工作,每天除了干活還是干活,打井、伐木、割草、脫坯、采石、春播、夏鋤、秋收,幾年中,把個北大荒的農活都干遍了,但沒有一樣是上身的本領。
論事業,那時候,整個一個混沌不清的小毛孩子,連明天在哪都不知道,談“事業”這種遠謀高瞻的話題,如同夜觀星月,日望云霞。
一切所謂“個人事業”性的大事——上學、入黨、發表論文、出書,都是在遠離北大荒許多年后才實現的。那其中的一次次激動、興奮、感慨,每次都令我夜夜無眠。
可是,不知為什么,當激動過后,成功過后,喧嘩過后,包括挫折過后,北大荒,你總是又悄悄地走來,靠在我的身邊,像是在無言欣賞我的努力,分享我的收獲,分擔我的憂傷,你是怎么知道的?我記得,我沒有驚動你啊。你真是從不用想起,也不會忘記嗎?
真是。
![]() 照理講,北大荒,你在我的生命中不該有這么重的分量,不論從質,還是從量,不論從生活還是到事業,你都比不上后來的歲月。黑土地的那三年,真是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。從普通知青的角度來看,甚至有“荒度” 之嫌。
帶著這個疑問,與“荒友”們聊天。七嘴八舌間,收獲了五花八門的答案,都有道理,又都不盡然。當然我自己也想不起來,沒有答案,甚至沒有清晰的眉目,真的沒有。直到有一天……
那是個星期天,我關掉手機,閉門謝客,準備拿出一天時間收拾新居的書房。已是商賈之身,很久沒有舞文弄墨撫書品香了。各類書籍和雜亂資料還棲居在十幾個大紙箱里。一箱一箱地打開,一摞一摞地分解,拂去灰塵,分門別類,邊整理,邊翻閱,賞心悅目,自得其樂……要知道,這才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啊。
忽然,從一摞刊物中掉下一個小冊子——薄薄的油印小冊子。封面印著《北疆曉歌》四個字,幾只海鷗在麥海上飛翔,收割機在田野上轟鳴……我丟下其他,一把拾起。這是我在北大荒時第一次寫作的“出版物”,上面“發表”著我的兩首處女詩作:
“離別繁華的城市, 走出學校的課堂。 春風滿面背起行裝, 走毛主席指引的前進方向……”
我什么也干不下去了,把個小冊子捧在手中,一行行、一頁頁,從前言一直看到編后。這個草板紙一樣粗糙的油印小冊子,和我那些發表過論文的莊重刊物相比,真是輕如鴻毛。但就是她,卻令我似醉了一般。那連綿的完達山,蜿蜒的蛤蟆通河,高高的馬架子,繁茂的白楊林——藍天下、大地中央,那個小小連隊的一切,潮水般向我涌來。
不知什么時候淚流滿面……
![]() 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因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獨立遠行的起航點,是我離開家庭襁褓,走向大千社會的第一站。不論怎么稚嫩與天真,情愿與不情愿,勇敢與不勇敢,都是十七歲少年邁出的第一步,盡管是走出溫暖,盡管有風雨在前…… ![]() 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生命的勃發與年輕的苦悶。既有初生牛犢的快樂,使不完的勁,用不盡的力,也有成長的煩惱與無奈;化不開的憂,解不動的怨。時而豪情萬丈,心潮激蕩,時而心灰意冷,抔土為山…… ![]() 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獨立面對矛盾,面對判斷,而又無所依靠,別無選擇。需要像大人一樣,自我思考,自作主張,卻不知道是對是錯。多少回暗自焦慮,暗自慶幸,暗自祈愿…… ![]() 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因為那是我第一次萌動愛的情感的地方。那是黑土地孕出的多么晶瑩純凈的情感啊,涌在心里,嚅于口中,似因羞而澀的無果花,含苞欲放未放,卻一樣的嬌嫩、鮮艷…… ![]() 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淳樸善良的北大荒人。那是一群多么令人起敬的好人啊,他們中間多是抗日戰爭拿過槍的,解放戰爭受過傷的,抗美援朝渡過江的人民功臣。按現在的說法,個個都應享受“離休”待遇啊。但他們含辛茹苦,默默無聞,在遙遠的黑土地上,從青年到壯年,從壯年到老年,從老年到……以他們的人生為鏡,全方位地照亮我和我們今后應走的路…… ![]() 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就是因為這些。那以后成長起來的全部情感和品格,鮮明的愛憎與是非觀,以及忍耐、堅強、寬容、誠實、勤奮、熱情,都是在北大荒黑土地里萌芽發育的。
那以后,在盛年的秋天的一切收獲,都是因為在年青的春天播下了種子。
![]() 不論這種比附有無偏頗,我都想大聲地說:
同是在青春歲月:
老紅軍擁有萬里長征, 老八路擁有八年抗戰, 老解放擁有南征北戰, 志愿軍擁有抗美援朝, 我們——擁有上山下鄉!
為什么總是懷戀北大荒?這就是我的答案!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