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五十年前的1968再回首。
北京站相送人如潮涌,
叮囑握別那上千雙手。
中學生青春稚嫩臉龐,
激情燃燒卻難舍離愁。
綠皮火車承載理想放飛,
送走同學又將自己送走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學生時代恰似江水東流。
北京站開車鈴聲響起,
列車啟動再望眼鐘樓。
華燈初放的長安街,
呼嘯而過文革春秋。
萬家燈火京城古都,
隔窗遠眺憑欄許久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重陽節近恰是北國金秋。
家人和北京漸行漸遠,
青春下站如邊塞紅柳。
車廂擠滿人頭攢動,
相逢調侃一瓶燒酒。
鋪位圍坐傾心交談,
查地圖車往那里走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山海關在身邊飛快掠過。
東北平原沃土千里,
深夜報站已到錦州。
站臺上商業叫賣,
燈光下夜晚如晝。
汽笛聲傳遞思念無眠,
天各一方更牽掛難收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遼吉黑三省車輪滾滾過。
京津滬杭哈知青奉獻,
北大荒歷史見證成就。
晨曦中南飛的大雁,
列車上北去的洪流。
黑土地的落葉松白樺林,
鄉村田野正值忙碌秋收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興安嶺逶迤在三江源頭。
內蒙草原畫屏伸向天邊,
齊齊哈爾嫩江大橋碉樓。
扎蘭屯列車終點到站,
兩晝夜歷經期許前后。
血色浪漫報國情懷,
不同命運風急雨驟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如同今后無數次的奔走。
阿倫河九年的知青歲月,
躍馬奔馳豪情風采依舊。
幾回回夢里歸來,
還記得收獲時候。
鄉親們村里熱情聚攏,
滿桌東北菜大碗飲酒。
![]() 我坐在北去列車的窗口,
轉眼2018年驀然再回首。
我們與共和國命運同行,
知青分擔過民族的苦難。
1700萬年輕火熱的胸口,
耳畔猶聞北國南疆風吼。
知青石銘刻歷史,
兩地情天長地久。
![]() 作者林小仲
五十年前的1968年9月7日,我們一千多北京中學生乘火車從北京出發,赴東北阿榮旗開始我們風雨兼程的知青歲月。僅以此詩記錄當年,也送給回望文革中上山下鄉五十周年的知青伙伴們。
林小仲 于2018年9月7日 (責任編輯:東岳) |